江西省人大代表:建议在职业院校设置非遗相关专业******
中新网南昌1月12日电 (记者 李韵涵)正在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吴婉菁建议,要加强江西省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入研究江西职业院校非遗相关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了解,江西现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58项,包括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10个类别,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8个、省级代表性项目470个。
“江西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工作,并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极大增强了非遗项目影响力、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吴婉菁表示,但从非遗传承现状来看,最欠缺的是非遗传承产生内生产力和造血功能的传承人。
吴婉菁认为,能有效推进江西非遗项目的高质量传承和发展,承担起非遗传承人培养重任的非职业院校莫属,特别作为地方性院校的职业教育,在担负培养技术实用性人才任务的同时也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地域文化发展的重任,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地方职业院校的独特作用,既是非遗传承事业之所急,也是职业院校教育突破发展之所需。
为此,吴婉菁建议,深入研究江西省职业院校非遗相关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相关部门参与非遗相关专业设置评估机制,精准、合理做好职业院校该专业的设置。
吴婉菁表示,还要逐步解决职业院校非遗专业教师资匮乏问题,保障学校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联合办学,创新教学模式,吸纳专业人才强化师资队伍,积极搭建非遗实训平台。
在课程安排上,吴婉菁认为,应邀请行业专家及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教学计划制定和调整,在兼顾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科学、系统做好江西职业院校非遗相关专业的课程安排。
此外,还应加大对非遗传承行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非遗传承行业健康壮大发展,提高非遗传承专业学生就业选择面和就业质量,解决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专业后续生源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完)
闽西特色民俗活动:“酒醉公”手持面杖“打新婚”******
(新春走基层)闽西特色民俗活动:“酒醉公”手持面杖“打新婚”
中新网龙岩2月1日电 (黄秋萍 陈景彬)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卢氏祠堂周围人头攒动,鞭炮齐鸣,十分热闹。大家从十里八村涌到祠堂前,待用香烛、三牲敬过“林婆太”后,两名壮汉搀扶着一位满脸通红,一身酒气的“酒醉公”。
只见“酒醉公”身着红色唐装,头戴礼帽,脑后挂有一张祭祀用的“血纸”,右手举着一只擀面杖,用红纸包着,写有“优生贵子”四个字。
“酒醉公”踉踉跄跄地走着逐一“打”前一年刚结婚的新郎官。 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他踉踉跄跄地走着逐一“打”前一年刚结婚的新郎官,从他们的左肩上轻轻滚打而下,再从下滚打上右肩,边滚打,边讲些祝愿他们夫妇新婚添丁、幸福美满的吉祥话。而被“打”的新郎官才直起身,笑呵呵地走开。“打”完一个,还有一堆……
原来,这是永定区坎市镇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打新婚”,相传已有500多年了。据说,只要被这个酒醉公的擀面杖一打,来年可是会喜得贵子的!
永定区坎市镇卢氏祠堂周围人头攒动,鞭炮齐鸣,十分热闹。 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能被多子、多福、多寿的‘酒醉公’打是非常吉利的事哦,以前我就很羡慕那些被打的人,现在终于轮到我啦,我已经收到满满当当的祝福啦,我今后也一定会像酒醉公一样多子多福多寿。”永定区坎市镇庵排片区居民卢海琳高兴地说。
据老一辈的坎市人说,这“打新婚”,是为了喜祭卢氏的第五代开基祖林婆太。这位“林婆太”,年高百岁,儿孙满堂。后代选取农历正月十一为“打新婚”日,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福寿老人为“酒醉公”,负责“打新婚”。(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