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邮政与斐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发行兔年生肖邮票******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潘旭临)记者18日从斐济中国文化中心获悉,由斐济邮政与斐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发行的2023兔年生肖邮票,于当地时间18日在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发行仪式。这是自2016年以来,斐济邮政与斐济中国文化中心连续第8年合作发行生肖邮票。
右起:王旭光先生、柯林·索瓦尼·雅巴克先生、阿尼鲁达·班索德博士、韩小燕出席发行仪式。 桑钦龙 摄本套兔年生肖邮票共四枚,设计创意来源于中国剪纸,将中国生肖兔文化和斐济民族文化相结合。邮票的边框采用了斐济传统的玛西布(masi)图样,生肖兔剪纸的镂空装饰结合使用斐济本地常见的扶桑花和中国牡丹,红色和金色烘托出中国新年的节日气氛,生动展现两国的民俗文化特色。首日封则选用了真实的兔子照片作为主体,与邮票形成表现形式上的反差,相得益彰。
据介绍,担任这套兔年生肖邮票的设计师是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具有丰富的邮票设计经验。邮票设计均富含中国和斐济两国文化的特色,承载了交流文化、加深友谊的美好寓意。
当地一位女子展示首日封。 桑钦龙 摄活动主办方还将两国历年合作的生肖邮票精心装裱,作为常设展览向公众开放。
中国驻斐济使馆临时代办王旭光先生、斐济教育遗产艺术部文化遗产艺术司司长兼国家档案馆馆长柯林·索瓦尼·雅巴克先生、斐济邮政执行总裁阿尼鲁达·班索德博士、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韩小燕等共同出席了兔年生肖邮票发行仪式。
在发行仪式上,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韩小燕表示,中斐合作发行的生肖邮票已经成为两国文化的信使,穿梭于世界各地,每一枚邮票都融入了中斐两国文化的元素。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与斐济邮政因为一年又一年的合作,使双方人民对彼此的文化更加熟悉和更加理解。
斐济邮政执行总裁阿尼鲁达·班索德博士表示,感谢斐济中国文化中心高效率的工作,让这次兔年邮票发行活动举办得非常圆满成功。斐济中国文化中心把中国优秀文化带到斐济,也深受斐济人民的喜欢。斐济邮政和斐济中国文化中心通过合作发行十二生肖邮票的形式,也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当日,“欢乐春节·兔年剪纸大赛”颁奖仪式和“发现中国冰雪之美”摄影艺术展开幕式同期举行。(完)
纪录片赋予硬核科技以浪漫诗意****** 纪录片《鹤舞长江》剧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图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白鹤滩与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串珠成链”,点亮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在新征程上为践行“两山”理念、落实“双碳”目标注入澎湃的绿色动能。纪录片《鹤舞长江》,全景式呈现了这项超级工程的诞生背景、建设历程,引领观众深度感受“绿色奇迹”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水轮机组、世界最大的地下厂房、世界最“聪明”的智能大坝……白鹤滩水电站攻克了40项世界级难题,取得1000余项技术专利,机组实现100%国产化。这是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又一杰作。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攀登,也是接力。水电站历经半个多世纪选址、10年勘察设计、10余年建设施工,承载着几代水电人的光荣与梦想。《鹤舞长江》以选址筹建为开篇,用真实的镜头捕捉一个个闯关夺隘的动人故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历史信息。 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工程题材纪录片,如何用影像语言艺术地挖掘和呈现工程价值,让广大观众在震撼之余,激发起更多情感共鸣?该片做了诸多有益尝试。 以生动贴切的语言,呈现科技之美。一个超级工程,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工业艺术品,凝结着工程师们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一个铁球“借力打力”,实现上层爆破的同时,保护底部基岩;通过“雕刻师”级别的精准爆破,岩壁吊车梁一次成型,为庞大的地下宫殿打造出能承担万吨重量的坚实“臂膀”;以低热水泥破解“无坝不裂”的难题,成功筑成“无缝大坝”;为泄洪洞岩壁敷上一层光滑的“镜面”,阻断空泡效应,让“深水炸弹”无处栖身;以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双龙戏水”出水口设计,巧妙消解泄洪势能……纪录片将科技术语转化为日常语言,以通俗易懂的表达诠释复杂问题,打破专业隔阂,赋予硬核科技以浪漫诗意。 以平凡动人的故事,书写奋斗之路。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不仅是那座雄伟壮观、造型优美的大坝,更有数万名建设者和10万移民的无私奉献。前期负责勘探的工程师们冒着生命危险,徒步于垂直落差近千米、最窄处不足1米的白鹤驿道;河谷上空的7座彩色缆机中,清一色的女司机昼夜不停,以女性的细致与专注,累计吊送100万罐混凝土;移民工作者刘祖雄不顾病痛,翻山越岭,开展详尽的入户调查、制定安置方案,努力带领库区移民走出世代贫困……纪录片以工程建设为主题,但关键视角始终是人。工程建设过程中,朴实的奉献和真切的情谊,令纪录片充满温度和力量。 纪录片专门辟出章节,呈现工程配备的一整套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方案。乌东德水电站为洄游的鱼类量身打造“专用电梯”,白鹤滩水电站为两岸崖壁上的鸟儿栗喉蜂虎“乔迁新居”、为300余株古树逐个定制移栽方案……从江中到岸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地生根、拔节生长。 在纪录片的最后一集,镜头离开白鹤滩,像坝中流泄的江水一般涌向长江、奔入大海。随着镜头,观众看到了沿线各地正在建设或运行的水面光伏、抽水蓄能电站、远海风电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饱含诚意、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剪影。(周飞亚)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